营口西炮台克虏伯火炮复制完成


  营口西炮台克虏伯火炮复制完工,9月26日上午举行揭幕仪式,营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辉,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唐心恩,市政府副市长高梁,市政协副主席梅树清出席仪式。
  营口市西炮台是我国近代海防军事遗址,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是东北地区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也是我国近代沿海128座炮台中原始风貌保存相对完好的一座。遗憾的是,经过中日甲午战火洗劫,营口西炮台仅遗存有克虏伯火炮底座一个、四分之一轨道和一些出土的弹头,没有留下一门完整的克虏伯火炮实物,这里一直空有炮台之名。
西炮台遗址是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2009年1月,营口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提出复制克虏伯火炮议案,复制克虏伯火炮正式列入市文广局和西炮台遗址管理处工作日程,2012年8月,西炮台遗址管理处与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克虏伯火炮复制合同。火炮复制工程历时1年,今天克虏伯大炮终于展现在众人面前。
  克虏伯火炮按1:1比例制作。炮身通体乌黑,高近3米,宽5米,炮口直径20多厘米,炮管长度近10米,极具震憾力。火炮能原地回旋360度,重达26吨,制作时光原料就用了50多吨。工作人员介绍,当初在制作火炮时没有实物参照,他们查阅大量资料,光图纸就画了上百张,他们尽量保持大炮原貌,有拉制膛线、炮管等,光炮管就做了半年时间,大炮于今年9月完工。
  西炮台克虏伯火炮的复制,是营口市贯彻落实文物保护“修旧如旧”方针的体现,丰富了西炮台遗址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内容,使参观者产生心灵的震撼。
 
前一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后一个: